85后的青年法学博导,respect!
来源:光石法学院
在中国法学学术圈,各个学科领域学者云集,星火燎原。每一位专家学者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好扎实的理论地基,节节攀登学术高峰,以辛勤汗水换来累累硕果。
在他们之中,有一批人年轻的面庞和“光芒四射”的头衔显得十分耀眼。1985年后生人的他们,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法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面这几位法学界的青年才俊们。
刘斌,1986年生,河南滑县人,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司法修改专班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商法、金融私法、担保法。
本科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硕博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在读博期间作为美国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之后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至201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成之后,一直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担任副教授。刘斌老师曾在《清华法学》《当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项目多项。
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商法课堂里,刘斌老师总是热情洋溢地和大家探讨着理论前沿问题。尤其是作为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司法修改专班成员的他,将公司法修改的热点问题带进课堂供学生们予以思考,并给出专家学者们的不同观点来启发同学们的思路。刘斌老师平易近人,为人和善,走在研究生的群体中,丝毫分辨不出他老师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学生,热心指导,贴心关怀,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自正法, 1987年生,云南玉溪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浙江大学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也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台湾大学访学。笔耕不辍,学术造诣深厚,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北大法律评论》《交大法学》《光明日报》 Biotechnology Law Report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17年入职重庆大学法学院的自正法副教授,钻研学术、潜心教学,深受师生的喜爱。他曾告诫法学院同学要研究学术,引用马克思·韦伯的话“学术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需要面对各种考核、晋升及潜在的不公平等外部环境”,来说明学术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督促同学们要阅读经典著作、积累专业知识、系统方法论学习以及反复写作训练。
自正法博导是重庆大学诉讼法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互联网法学、司法制度、证据制度。曾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5项。夯实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自老师也积极参加学生活动,指导法学生的实践。他曾亲自主持学生们法律诊所示范法庭活动,并全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们将法学理论和实践将结合。也曾多次开展讲座、主持班级导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余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魏斌,1986年出生,江西南昌人,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数学出身的他,硕博研读了逻辑学,于2013年获得中山大学逻辑学博士学位,其导师是梁庆寅教授;也是格罗宁根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而且导师是前国际人工智能与法律协会主席Henry Prakken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后,合作导师是付子堂教授和吴大华教授。
特殊的教育经历让魏斌老师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人工智能与法学的交叉研究,专攻法律逻辑和法律人工智能,目前关注的领域是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他与人工智能结缘最早在2011年,尔后读博时遇到了前国际人工智能与法律协会主席,让他对人工智能领域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也正因为如此,和浙大光华法学院发展“人工智能+法学”交叉学科的理念达成默契,来到了浙大。
魏斌老师认为,作为法律人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写任何法律文书材料,都需要有扎实的逻辑功底。所以在浙大他开设了《法律逻辑学》的课程,课下他总是笑脸盈盈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魏老师建议法学生们,一方面,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要学的扎实。另一方面,要尽量开拓自己的视角,放眼与法学紧密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
谢潇,1988年出生,现为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基础理论、法学方法论、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罗马私法。
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均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于厦门大学攻读民商法学博士学位,也曾于意大利比萨大学法学院访问学习。一路走来,丰盈的理论知识让他不断输出理论观点。在《当代法学》《法治与社会发展》《比较法研究》等核心期刊中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多项。
16年博士毕业后就职于重庆大学法学院,站上讲台的他,虽然学术上严谨踏实,课堂上却十分幽默风趣。他曾说如果法学院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以感性的方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法律教授给学生,那么学生可能感到法律乃鄙陋丛生、僵化呆板的可憎之物。
谢老师和同学们曾说:“法律和法学最大的缺点与魅力就是不稳定的理性,在法律原则之外有很多例外。”他将法律形容成朝三暮四的浪子,但内心仍旧保有最为本真的价值和追求,那就是平等、自由、正义和法治。寄语法学生们,这也是作为一个法律人所追求的使命和责任。
于浩,1988年2月生,山东泰安人,法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紫江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其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治与公共政策、司法原理与司法制度。
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硕博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之后来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任教。扎实的学历背景,奠定了其丰厚的理论基础,为其学术研究打下积淀。在权威期刊中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也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屡次获得学术论文的奖项,如“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主题征文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等殊荣,可见学术功底深厚。
在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于浩老师不仅钻研学术,为人师表的他积极融入法学生群体,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引领着学生们的成长。他经常主持和参加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如各种典礼晚会以及学术活动,拉近和学生们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们对法学更加感兴趣,增强学术氛围。
张钦昱,1985年生,副教授,钱端升青年学者,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秘书长,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秘书长,青年教师协会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钦昱老师是“法大土著”,本硕博皆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还曾前往美国纽约大学(NYU)法学院攻读LL.M。扎实的学历背景,让他的专业理论知识十分厚重。张老师曾独著专著,作为教材的副主编为法学生们提供优秀的学习参考资料。他也曾在《法商研究》《法学杂志》等期刊中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
作为一名老师,屡屡获得教学相关奖项,如“教学优秀奖”“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称号、“优秀班主任”称号等荣誉可以看到他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张老师经常在课下和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和方法,他曾在一次宣讲会中告诫同学们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的重要性,要培养法治化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性思维能力。
翟翌,法学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后到重庆大学工作,后获得重庆大学终身教职(tenure),现为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大学法学院政府规制与公共政策法治研究所所长。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翟翌教授为人谦逊,埋头深耕学术,在学术领域取得丰厚成果。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等权威、核心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或摘录。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
丰厚成果的背后是极为专业的理论知识的铺垫,他曾获浙江大学学生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而笔下生花的结果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坚持写作和步步为营的严谨科研态度。在本科阶段,翟翌教授就多次获得“优秀论文”“科技创新”“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这些奖项从本科一直到博士,屡屡陪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等头衔等是他在学术路上不断耕耘的勋章。
石冠彬,1987年生,浙江诸暨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任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并关注民刑/商刑交叉学科的相关问题。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累计在《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社会科学》等C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因科研突出,28岁时直接被海南大学聘任教授岗位,成为当时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31岁时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青年才俊,才华横溢的他目前累计在C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相关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编;也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等奖项。
心中秉承着“法律工作者应当始终心中充满着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格言,严谨钻研学术、科学对待法律问题,并且也关注司法实践领域,如兼任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光环背后的艰辛付出和默默耕耘,只有学者自身体会得到,他们用实力、天分和汗水证明,年轻并不是“稚嫩”的理由。中国法学也正是有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年轻学者,才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你还知道哪些85后法学博导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文末有交友群
司法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度“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理论研究规划课题”研究计划的通知
在进入群组之前请了解一下群规
入群后需修改个人备注为姓名+专业+职业